编者按:近期,IPO产业链被投资者质疑,部分保荐券商将不太优质的资产保荐上市赚取天价佣金(有的靠突击入股收益翻数倍),部分基金公司用基民的资金拉高发行价,上市公司超募资金、原始股东财富激增,其他中介机构也能收取高额服务费。而上市后股价的涨跌,业绩是否“变脸”,基本上由股民及基民“买单”。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郑权
近期,市场传闻倒查IPO企业10年财务数据,监管部门称目前没有相关安排。 虽然财务造假难以判断,但IPO企业的股价表现、业绩表现可以通过众多渠道获取。
wind显示,截至2024年2月27日,采用注册制IPO的企业有1303家(不包含已退市的两家,下同)。1303家企业中,共有17家公司上市当年由盈转亏,涉及11家保荐券商,中信建投(3家)、申万宏源(2家)、中信证券(2家)、华泰证券(2家)上榜数量靠前。
1303家企业中,格力博和安达科技是2023年刚上市的公司,且选择的上市标准包括净利润标准,因此两家公司的保荐券商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存在被监管处罚的可能。
安达科技在净利润最高点上市后“大变脸” 由盈利8亿元变为亏损6.6亿元
wind显示,截至2024年2月27日,采用注册制IPO的企业有1303家。1303家企业中,共有22家公司上市当年由盈转亏(注:不包括2024年上市的公司,2023年数据来自业绩预告)。
业绩公告显示,有2家在2023年IPO的公司,上市当年由盈转亏。 这两家公司分别是格力博、安达科技,且选择的上市标准包括净利润标准。
安达科技主要从事磷酸铁、磷酸铁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可比同行公司为万润新能、湖南裕能、 德方纳米。
2023年3月23日,安达科技成功登陆北交所。安达科技归母净利润的最高点,是2022年度的8.11亿元。
而在IPO的当年,安达科技业绩就迅速“大变脸”,公司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为-6.11亿元。
安达科技称2023年亏损主要原因如下:1.受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波动、下游需求放缓等行业因素影响,公司产品销售价格下降、开工率不稳定,综合导致本期毛利率大幅下降;2.因实施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而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加;3.资产减值准备和信用减值损失增加。
安达科技的解释虽然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其上市时就存在业绩大幅下降的风险,此时上市虽然可以获得高额募资,但未来公司股价下跌会给中小投资者带来严重损失。
2023年3月,安达科技上市时,公司主要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毛利率以及同行可比公司的毛利率,都已经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如安达科技2022年的毛利率较2021年已经下降了二成,万润新能毛利率同比下降了四成以上。并且2022年9月上市的万润新能,到2023年3月末股价已经跌了40%,可安达科技仍选择IPO。
最终,安达科技成功募资6.5亿元。公司股价自上市后大幅下降,截至目前的股价较发行价已经下降了60%以上,中小投资者苦不堪言。
根据2023年2月份修订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保荐机构及其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对保荐代表人依法认定为不适当人选、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等监管措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和上市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当年即亏损且选取的上市标准含净利润标准。
由于安达科技选取的上市标准包含净利润标准,所以安达科技的保荐券商中信证券,最高可能面临暂停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的监管措施。
来源:安达科技公告2023年,是中信证券对安达科技IPO的持续督导期间。然而,安达科技在上市后,因回购这一简单问题,连续信披违规。
2023年10月17日,安达科技发布公告称,由于未及时披露回购进展相关公告,公司现对截至2023年9月的回购进展情况进行补充披露。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4号—股份回购》(下称《北交所股份回购规定》)之规定,“公司在回购期间,应当在每个月的前2个交易日内披露截至上月末的回购进展情况。”
对于9月的回购情况,安达科技理应在10月10日(国庆小假期影响)之前公布,但公司直到10月17日才公告。
对于9月的回购情况没有及时披露,安达科技“补发+道歉”算是亡羊补牢。但是2023年11月13日,安达科技又发布补发公告,还是因为回购问题,因公司在11月2日累计已回购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比例已超过1%,按照《北交所股份回购规定》的要求,应该在事实发生后2个交易日内披露,然而安达科技却推迟在11月13日才发布公告。
两次因回购问题信披违规,中信证券是否勤勉尽责?有意思的是,安达科技两次信披违规,违反的都是《北交所股份回购规定》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格力博上市首年巨亏被质疑财务造假 中信建投多次踩到监管雷区
2023年2月份IPO的格力博,在上市当年也是由超盈利转巨额亏损。2022年,格力博归母净利润为2.66亿元,2023年预计亏损3.7亿元–4.3亿元。
对于格力博上市后的业绩“大变脸”,有投资者质疑公司财务造假,主要有三大疑点:难以函证的海外收入、异于同行的财务数据及财务总监及董秘双双离任,详见《格力博上市即亏损是财务造假还是投资逻辑崩坏?中信建投保荐或踩中监管红线》等文章。
事实上,中信建投保荐的多家IPO项目都存在上市当年由盈转亏的情况,自注册制试点以来共有3家IPO保荐项目上市当年由盈转亏,分别是翰博高新、思特威-W、格力博。3家公司中,翰博高新和格力博选取的上市标准包括净利润标准,因此中信建投面临被监管处罚的可能。
2022年8月,翰博高新在中信建投的保荐下登陆创业板,所选取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5000万元”。2022年,翰博高新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4亿元,较2021年的0.9亿元由盈转亏。根据有关规定,中信建投及相关保代可能面临处罚风险。
此外,中信建投保荐的思特威IPO项目,尽管思特威选取的上市标准不包含净利润标准,由于其上市时是2022年5月,根据彼时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2020年6月修订),中信建投也可能面临被暂停保荐资格的处罚,详见《中信建投去年七成IPO保荐项目业绩“变脸”,还有两家公司上市即亏损》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