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广州1月6日电(记者 王慧文 徐康辉 刘佳政)“中国式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委员工作室就是一项生动实践。”1月5日下午,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人民政协报社指导,人民政协网主办,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的“讲好‘中国式商量’故事”网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州,全国政协委员蒋洪峰、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等部分政协委员及广州市政协副秘书长刘德挺、市政协新闻处副处长李健参加活动。
在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工作室活动现场,“建真言!”成为多位政协委员反复提到的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建真言而谋实策”正是曹志伟委员所分享工作室十年运行经验的主题,而这背后,也是二十多位与他并肩履职的来自全国、省、市、区政协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在履职一线中最深的感受。
“万里审批图”,一把丈量改革的标尺
谈起委员工作室成立之初,曹志伟分享了他参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的一段往事……
2013年广州市两会上,一张长达4.4米的行政审批“万里长征图”引发社会关注,这张图的诞生也直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从799个工作日缩短到50个工作日以内。
2011年1月,刚刚成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曹志伟,结合自身11年投资建设项目的经历,直击当时行政审批制度的不合理之处,以此为研究课题,带领课题小组易稿52次后,绘制了《万里审批图》,在这张图上,可以看出,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设立到验收要经过20个委、办、局,53个处、室、中心、站,100个审批环节,总共盖108个章,缴纳36项行政收费。直接凸显了一个投资建设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漫长征程,反映了企业办事的难度。
“万里长征图”成为一把丈量改革的标尺。
此后不久,广州成立专题领导小组开始着手流程简化,行政审批制度1.0改革启动。
但改革并非一帆风顺。“改革是针针见血刀刀见肉,有些时候,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具有一定的客观条件,受限于社会发展等因素,痛点难以消除或许是时机不够成熟。” 对此,曹志伟表示,作为政协委员,在调研中发现问题,不能只是“摸一下”。需要持续跟踪关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及时可用的措施。“10年间,我一直与政府部门并肩作战,提出1.0、2.0、3.0、4.0版改革建议,绘制优化后的审批流程图,帮助政府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降低企业的时间成本,优化营商环境。” 曹志伟说道。
委员工作室创新履职,“小切口”里办实事
抓住“小切口”里的大民生,曹志伟委员工作室用十年时间来探索实践。
人在一生中,要办多少证?2014年,曹志伟就带来了一张反映每位公民都会遭遇办证难问题的“人在‘证’途”。
把社会痛点“浓缩”到图上,剑指痼疾病灶,曹志伟委员工作室创新的提案方式背后也是对创新履职的积极探索。
他把工作室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从最初组建相关课题小组的谋划探索,到通过自主调研开展提案建议工作的积累提升,再到积极联络界别群众和行业代表的丰富深化,以及最后与各级政协委员互动交流的分享阶段。
在他看来,十年来委员工作室在管理运行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自主调研。“通过大量线上问卷、实地走访、多方取证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核实情况、补充数据,才支撑得起一份有质量的提案。”
此外,工作室集合全国、省、市、区政协委员联动调研,活跃的调研形式也成为工作室一项鲜明特色,让沟通交流可能在座谈会上、在走访中、甚至是餐桌前。
加入曹志伟委员工作室的其他委员相继分享履职感受。
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根生谈道,“2019年,我提出高铁地铁换乘免安检的提案,但跨部门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认可需要多方参与,推动提案落地历经了一年的时间。现在,广州站、广州东站、南站都实现了换乘免安检,每位乘客都享受到减少的‘5分钟’” 。
“政协委员的工作,一年两年不一定会看到显著成果,但政协委员搭起了跨部门、跨界别的桥梁,通过循序渐进的推动落实终会开花结果。”广州市政协委员张莹感慨。
活动现场,委员们全方位、多角度地讲述了广州市政协在创新委员个人履职新模式,拓展委员履职阵地方面跑出的政协“提质增效”的加速度。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广州是一座包容、开放的城市,关于“中国式商量”的故事也在这里绽放出别样的魅力。